●1941年 出生於台灣宜蘭
●1951年 喪父
●1953年 學進國小畢業
●1956年 宜蘭中學初中畢業
●1960年 宜蘭中學高中畢業
●1964年 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
●1965年 執教於五結國中,任文史教員
●1966年 高等考試律師科第一名及格,隨即在台北市、宜
蘭縣兩地執行律師業務
●1971年 與方素敏結婚,同年底長女奐均出生
●1973年 任宜蘭縣律師公會理事,與好友姚嘉文、陳繼盛
等共同出力創辦「台北平民法律服務中心」,免
費為貧民解決法律疑難。
●1974年 次女亮均,三女亭均出生。
任「比較法學會」秘書長。
7月,接受美國國務院及亞洲基金會邀請資助,
前往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參加「亞洲貧民法律扶
助工作講習班」,並旅遊美洲大陸,觀察其政情
民俗。
●1975年 改選立委,黨外前輩郭雨新高票落選,林義雄和
姚嘉文掌握對手林榮三賄選的證據,控告對方當
選無效。但人民的法律,終究抵不過強權政治下
黑暗的司法,從此他決心參加政治反對運動。在
那裡,他追求公義的熱情得以繼續,但卻也改變
了他一生的命運。
●1977年 出版《虎落平陽?選戰!官司!郭雨新》(與姚
嘉文先生合著)。
11月,林義雄懷抱滿腹理想,高票當選第六屆台
灣省議會議員。從就職典禮開始,就札札實實、
認認真真地做他的政治工作,「宣誓」、「逐客
」等一連串風波、和辯才無礙的林洋港唇槍舌劍
,就民主法治的觀念激辯。他一方面打破言論禁
忌,爭取民主,一方面揪出特權,棒喝官僚。台
灣省議會終於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局,成為當時的
政治重心,也激勵了許多黨外新生代加入成為議
會助理。從此奠定林義雄反對派領袖地位。
●1978年 出版《從蘭陽到霧峰--瞧這個省議會》。與姚嘉
文先生合著《古坑夜談--雨傘下的選舉》。
●1979年 9月應美國在台協會之邀,前往美國考察:一、
國會制度,二、消費者保護措施,三、公害防治
情形,四、黑人民權運動,五、印第安人生活情
形。
12月美麗島事件發生,還是省議員的林義雄,因
身為「美麗島」五人小組成員而被台灣省警備司
令部強捕入獄。祕密偵訊期間,林義雄因並未參
與實際行動,而頑強不屈,在獄中受到極大苦難
。
●1980年 2月28日,林義雄的母親林游阿妹,雙胞胎女兒
亮均、亭均被發現遭人刺殺在家中地下室。九歲
的大女兒奐均身中六刀,卻奇蹟似的倖免於難。
這個二二八事件以來最悽慘的政治謀殺,激勵許
多海內外人士更積極的加入台灣的民主運動。
同年,林義雄拒絕假釋,堅持回到獄中,和難友
一齊接受軍法審判,最後確定判刑十二年。獄中
的林義雄形容枯槁,不飲不食,不修邊幅。母親
與女兒的遺體則一直擺在殯儀館,無法入土。他
的太太方素敏帶著大女兒奐均,遠赴美國治療身
心創傷。
●1982年 信義路住宅改建成「義光基督長老教會」,獻堂
啟用。
●1982年 1983年12月,妻方素敏參加台灣省第一選區增額
立法委員選舉,高票當選。
●1984年 8月,減刑假釋出獄。出版《只有香如故--林義
雄家書》。
●1985年 母親及雙胞胎女兒安葬。
4月赴美,進加州大學研修。
●1986年 進入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研讀
●1987年 林義雄獲得哈佛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;之後
,遊學英國劍橋及日本筑波各一年,研究政府組
織及政治運作。
●1989年 林義雄回到台灣,也帶回一幅台灣美麗的藍圖:
「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」,以及實現藍圖的方
法:「心的錘煉--淺談非武力抗爭」。林義雄用
一向超越、寬容和樂觀的心對台灣人說:「有一
天,我們會作主人。」
●1991年 林義雄捐出大部分的家產,創立「慈林文教基金
會」。慈林不是一個政黨,不是壓力團體,它是
一個文化教育機構,一個知識、思想和行動互相
激盪的場所。林義雄開始從事一個人類心靈工程
的實驗,讓有志社會和政治改造的工作者,在課
程中共同思考現在,搜尋未來。
出版《去國懷鄉--林義雄遊學札記》
●1994年 7月,林義雄以禁食的方式,呼籲民眾爭取決定
核四興建與否的權利。林義雄禁食了六天,獲得
十二萬人簽名支持核四公投。
9月,林義雄與宗教、環保,以及社運團體共同
組織「核四公投促進會」,由林義雄擔任召集人
,並即刻展開「核四公投千里苦行」行動,用非
武力的方式,宣揚核四公投理念。三十五天內,
林義雄率領志工徒步環島苦行一千零五公里。
●1995年 出版《希望有一天--充滿喜樂的台灣》。
參選民主進步黨黨內總統初選。
第三屆立法委員改選,任民主進步黨選戰指揮中
心總指揮。
●1996年 受聘為民主進步黨首席顧問。
●1997年 與社運團體共同發起504、518、524 「總統認錯
.撤換內閣」萬人大遊行。
10月,展開第二次「核四公投.千里苦行」。
●1998年 六月,當選第八屆民主進步黨黨主席
七月,長女奐均與印主烈先生結婚。
八月一日就職民主進步黨黨主席。
●2000年 三月,孫女兒印惇惠出生。
三月十八日,陳水扁、呂秀蓮當選中華民國第十
任總統、副總統,民主進步黨在歷經十三年的改
革之路後,首度成為執政黨,為歷史寫下關鍵性
的一頁。
五月,引美國詩人Robert Frost的詩"The road
not taken"(沒有走的路)表明心志,不競選
連任黨主席。
●2000年 十二月,榮獲和平扶輪社頒贈之「第二屆和平成
就獎」。
●2001年 二月,獲頒韓國東亞大學榮譽政治學博士學位
●2002年 二月,成立『台灣民主運動館』。
六月,出版《白樺、菩提、避邪符--林義雄俄羅
斯、印度日記》。
九月,參加第三次「核四公投.千里苦行」。
●2003年 六月,領受台南神學院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,發
表『慈悲、希望、愛』答謝詞。
Recent Comments